雲心理

日常心理的自我重建

當你脫掉社會與家庭的外衣時,
你是誰?
當你失去姓名與背景時,
你來自哪裡?
當你的心靈可以自由自在時,
你又去往何方?

雲心理」,是一場關於「看見自己」的旅程。

我們從日常生活的裂縫中,尋找那些被忽略的感受與想法。透過心理學、認知科學與行為研究的視角,重新理解:我們為何如此思考、感受、選擇。

這裡不是解答的終點,而是提問的起點——
一場溫柔而深刻的心理自修,等你踏入。 

我們將深入探討以下心理主題:

  • 大腦與認知 —— 你的記憶能被「竄改」嗎?我們為什麼總是高估自己?

  • 情緒與軀體 —— 情緒真的能被「管理」嗎?壓力與創傷會留下什麼身體痕跡?

  • 個性與共性 —— 性格真的會改變嗎?存在真正的利他行為嗎?

  • 文化與關係 —— 愛情是一種化學反應,還是社會產物?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?

  • 意識與潛意識 —— 「直覺」到底是靈感還是過去經驗的殘影?

  • 動機與驅動力 —— 習慣是怎麼形成的?自由意志到底存在嗎?

  • 家庭與社會 —— 原生家庭是否注定了我們的一生?社會為何總縱容權力者?

  • 障礙與病理 —— 為什麼高EQ有時反而讓人受苦?是什麼把我們推向心理邊緣?

審視自己,了解他人,解讀社會,洞察未來。

心理學如同一棟高樓,藏著無數尚未開啟的房間。每一扇門後,或許就是你還未認識的自己。

現在,準備好搭上這部「內在電梯」,探索每一層的風景嗎?

幸福心理課|認知世界的思維導圖

解謎般解密的心理自修,
在迷霧中發現幸福的路徑。

小詞大世界|隱性操控的社會與人性

一個詞,可能會設定一場局;
一場局,可能會影響一生。

電影未散場|光影世界的心理學深潛

一場電影,一段往事;
哪怕只是片刻,也會注定永恆。

雲語

—– 有時候等待——也是一種行動 —–

偏見或客觀,我們如何區分?
誠實與偽裝,我們如何分辨?
常識與知識,我們如何理解?
務實與空談,我們如何看穿?

當我們選擇荒原,則寸草不生;
當我們選擇豐盈,則萬物生靈。
當我們選擇連結,則覓得知音;
當我們選擇思考,則洞幽燭微。

願和平常在,願人性溫潤,
願道德猶存,願良知未泯;
願謊言失色,願真誠照人,
用守候的心,待萬象更新。

在讀心理學博士 / YT handle: @ZenPhonicFlow-雲空間

Contact

hello@ZenPhonicFlow.com